堂弟给父亲立碑,被堂哥愤怒推倒,堂哥:我爹没立碑,你爹不能立_范某辉_祖先_叔叔
发布日期:2025-05-23 15:16 点击次数:97
引言
想必,我们都听说过“树碑立传”一词吧?
“树碑立传”一词,其实是一句汉语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彬传》一文中,其原来的意思是指将某个人的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后来,通过演变,这句成语现比喻为:通过某种途径树立个人威信,用以抬高个人的声望。
“树碑”,也称“立碑”,是指竖立一块碑石,多有纪念的意义。
在坟墓前立碑的风俗,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墓碑的雏形了,那时候所谓的“碑”,并不是石头雕刻的,而仅仅是一截木桩,根据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到了汉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石碑的存在了。但是,在汉代时的石碑,一般都竖立在达官贵人、士大夫,或者其他有身份的人的坟墓前,普通百姓的坟墓前是没有石碑的。
到了唐代的时候,涌现出了一批中产阶级,他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而当他们有钱后,便想起了自己的祖宗,于是,他们便效仿那些达官贵人、士大夫,或者其他有身份的人开始给自己的祖宗立碑了。而那些低收入的老百姓,也是很少给自己的祖先立碑的。
根据现有的资料证明,平民百姓给自己祖先立碑的风潮,“兴于明,盛于清”,也就是说,到了明朝的时候,民间掀起了一股平民百姓给自己祖先立碑的风潮,但这种风潮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清朝,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这样说的:“明朝‘碑兴’,清朝‘碑盛’”,从这种说法中就可以印证平民百姓给自己祖先立碑的风潮的确开始于明朝,兴盛于清朝。
展开剩余79%
那么,后代为什么要给祖先立碑呢?
民间的说法是这样的:在古代,战乱频仍,许多人都会逃离家园,背井离乡,居无定所已经成为了生活常态。而自己的祖宗,则仍然栖息在自己原来的家园当中。
当有朝一日自己准备给自己的祖先上坟时,兴许,原先的地貌已经发生了变化,自己想找到自己祖先的坟墓是相当困难的,为了防止出现自己找不到祖先坟墓的现象,于是,人们便想到了要给祖先立碑,毕竟,碑文上是有姓名的,人们完全可以依照碑文中的姓名找到自己祖先的坟墓。
这就是后代要给祖先立碑的由来。
当然,到了现代之后,已经没有了战争,人们的居所已经相对固定了,是不存在找不到自己祖先坟墓的现象的。而现代的人们为祖先立碑的意义也已经出现了变化,许多人之所以要为祖先立碑,其目的是为了纪念祖先。
这不,河南周口的一位男子范某军就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而为自己已故的父亲立了碑,不过,他为父亲立的碑竟然在10月31日被自己的堂哥愤怒地推倒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下面,我们就说说这件事情------
事件
10月31日上午,男子范某辉来到了自家的祖坟里,当他看到自己叔叔的坟头上立起了一座碑后,便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他便转身回家拿了一把锄头,三下五除二,便将立在自己叔叔坟头上的墓碑推倒了。
范某辉推倒自己叔叔墓碑的事情很快就被堂弟范某军知道了,于是,范某军便与堂哥发生了争吵,如果不是有其他乡亲在场,兄弟俩甚至都要打架了。
那么,范某辉为什么要推倒自己叔叔的墓碑呢?
范某辉对乡亲们说:“我常年在浙江打工,很少回家,我堂弟给我叔叔立碑的事情我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我回来给父亲上坟,我是不知道我堂弟给我叔叔立碑的。”
范某辉接着对乡亲们说:“我之所以要推倒我叔叔的墓碑,是有理由的。我们都知道究竟是大麦先熟还是小麦先熟这个道理,我爹肯定比我叔叔的年龄大,要立碑,也应该是我爹先立碑,我叔叔后立碑,在我爹还没有立碑的情况下,我堂弟为什么要给我叔叔立碑呢?我堂弟给我叔叔立碑的行为分明是在欺负我嘛!基于此,我才会将我叔叔的墓碑推倒的。”
对于堂哥范某辉的说法,堂弟范某军表示“很荒唐”。
范某军对乡亲们说:“扯什么‘大麦先熟还是小麦先熟’的道理呢?立碑与大麦和小麦有什么关系?如果我堂哥一辈子都不给我大伯立碑,我就不能给我父亲立碑了吗?我堂哥的逻辑根本讲不通,非常荒唐!”
范某军接着对乡亲们说:“虽然这次我给父亲立碑并没有跟堂哥商量,但在早几年的时候,我曾经给他商量过给我爷爷、奶奶、我大伯和我父亲立碑的事情,而他却说,他的手头紧,考虑不了这些问题。于是,立碑的事情就一直搁置了下来。现在,我给我父亲立了碑,他却不乐意了,他是不是有些太霸道了呢?”
乡亲们听了兄弟俩的各自讲述后,便对兄弟俩进行了调解。但范某辉根本听不进去乡亲们的调解,范某辉仍然对堂弟范某军强调:我爹没立碑,你爹就是不能立碑!
目前,兄弟俩还在为立碑这件事情僵持着。
以上所言,就是这一事件的一个大致过程了。
当众多乡亲得知这一事件后,乡亲们也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乡亲声音
乡亲刘某:我觉得范某辉的做法有些不太合适。你自己没有能力给你爹立碑,只能怪你个人,你凭什么不让堂弟给你
叔叔
立碑呢?退一步说,即便是说有什么风俗习惯-----长兄没立碑,弟弟不能立碑,但是,既然你堂弟已经给你叔叔立碑了,你也不能将你叔叔的墓碑推倒啊!这样做,是不是对你叔叔的不尊重呢?
乡亲龚某:范某辉的逻辑是讲不通的,拿什么“大麦和小麦”做比喻,立碑与“大麦和小麦”八竿子打不着呢!
总之,乡亲们的议论有很多。
老胡观点
“胁迫”一词出自《后汉书·申屠蟠传》一文中,在该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爽(指荀爽)等为卓(指董卓)所胁迫,西都长安,京师扰乱。”自此以后,便有了“胁迫”一词。
《词语新解》中称,所谓的“胁迫”是指拿自己的意愿威胁逼迫他人。
就此次事件而言,堂哥范某辉就有胁迫堂弟范某军的意思。堂哥范某辉认为:我没有给我父亲立碑,你也不能够给你父亲立碑,你擅自给你父亲立碑了,就坏了“规矩”,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因此,我就要推倒你父亲的墓碑。
其实,堂哥范某辉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他的逻辑与强盗逻辑差不多,是一种会被许多人都不认同的一种逻辑。然而,堂哥范某辉却用这种逻辑胁迫堂弟,实在是令人无语了。
老胡认为:堂哥范某辉千万不要再固执下去了,自己的叔叔是谁?自己的堂弟是谁?都是自己的至亲呢!如果堂哥范某辉坚持己见,一直固执下去,想必,他在村子里的名誉就会被自己搞臭了呢!
大家以为呢?
发布于:天津市